小儿夜尿症形成原因
小儿夜尿症就是尿床,但小儿夜尿症是一种病来的,通常小儿夜尿症如何形成的呢?
小儿夜尿症的发病原理,目前并不完全明确。研究发现,小儿体内「抗利尿激素」分泌数量不足,是造成夜尿的原因之一。这个激素的作用,在于减少尿液产生。正常的小孩晚上睡觉时,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,尤其在凌晨1:00~2:00时分泌的量最多,这样就可以使尿量减少;罹患夜尿症的幼儿,夜间抗利尿激素反而分泌不足,尿量自然会多。
3岁以前,儿童出现夜尿,这一点无需担心。但有的父母为了防止弄脏被褥等,就在孩子睡了2~3个小时以后,强行把睡得很香的孩子叫醒,这时孩子的膀胱并没有积满尿,却强制孩子尿尿。即便如此,当孩子仍然有夜尿时,就会每天晚上叫醒孩子2~3次,白天也是如此。这样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以后,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,就会形成在睡后几个小时的梦幻状态中(即在梦幻中上厕所)撒尿(膀胱并没有积满尿),这样当然就尿床了。
展开全部